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白世紀 微詩
查看: 503|回復: 6

[四弦草紀] 羅漢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5-10-21 16:35:49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◎羅漢1 ~, H5 g5 ?" u

1 T" C' R8 E! @: D# C這座充滿強壯胸肌的山像留著一臉森林的武夫: }" R7 G5 B* C9 ^9 j7 k) N
我問:那淙淙隱泉可是他的調息聲# t$ d4 N5 a9 V7 I- r: T
只見空谷和襟,危雲臥禪- K' }9 P4 e+ G' K2 R; a5 U
幾朵自由自在紅塵翻滾的回音拈指坐化了) M. y2 \; U! s! b

& o: V9 @6 |. V1 L* p6 L: E5 ~5 z/ p/ b+ i0 i

) v' r2 P* ~* R" N! ~! w" W9 O! _9 p' P
白世紀 2015/9/4於台灣桃園,教女兒寫課後作業用
: T& X4 a# v6 T+ E1 g5 `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10-21 17:00:41 | 顯示全部樓層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5-10-22 13:53:54 | 顯示全部樓層
季成忠 發表於 2015-10-21 17:004 [* z: o# I6 r4 z* b, b7 ?/ l1 w
白老師好!真是高興
! u0 w7 z# y$ `
問好成忠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10-22 14:42:11 | 顯示全部樓層
白世紀 發表於 2015-10-22 13:53
% V" e8 u8 ?) e問好成忠
  w+ e! O4 m4 X  d& h
旗手的能量是大;堅持,才有春天。老師下午好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5-10-22 14:43:30 | 顯示全部樓層
先解釋幾個詞語$ h' j3 M4 f8 @7 e3 W

* u6 l8 J" |4 b1,坐化
( H) J/ `9 B& `死,在古漢語裡也是有等級的,不同職級有不同稱謂。《禮記》中講,天子死叫「崩」,諸侯死叫」薨」,大夫死叫「卒」 士死叫「不祿」,庶人死叫「死」 。唐代禮制規定「凡喪,二品以上稱斃,五品以上稱卒,後六品於庶人稱死。坐化是佛教用語,謂修行有素的人,盤膝端坐安然而命終。但非普通信眾,通常指正式修行在寺院(廟)的宗職者。普通信眾依然為庶人。* g& I0 _3 e9 Q
佛門常用的坐式是結跏趺坐,修禪入定大多採用這種坐式。據說,定力深者臨終時能夠預知時間安然而逝。坐化又稱坐亡、坐脫、坐逝等,歷代有關記載甚多。如唐‧黃滔《莆山靈巖寺碑銘》載:「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,色身(肉體)不壞。」又如清‧姚福均《鑄鼎余聞》卷四記載:五代間布袋和尚(彌勒佛)「於奉化岳林寺東廊坐逝,偈云:彌勒真彌勒,化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」。
4 T/ o% K: S1 H/ Q: e3 c: e; d- U- R1 }
2,拈指" F+ e1 U9 ]) w+ f; ~
意同彈指。形容時間短暫。《水滸傳》第一○八回:「拈指間,烘烘火起,烈烈煙生。」  H$ h5 Y) F* x! n' J
不過,本作中拈指亦可聯想為釋迦拈花之手勢。據傳:$ M/ J5 b6 W* l9 G. u
一日,靈山會上,佛陀拈起花兒,莊嚴地示向眾僧,默默不說一句話,想知道眾僧中有誰能懂佛陀示花相的含意?眾僧瞧了半天,不懂也不吭聲回應。迦葉看在眼裡,忍不住破顏微笑。佛陀於是就說:『我有一個微妙心法,即常樂我淨狀態的妙心,它是一切法的核心根源,其真實體相是無形無相無生滅,不可思議,無法立下文字去表達清楚,只能夠人對人傳意,心印心傳法。此種微妙心法的傳承方式,我將它作為傳統教學以外禪宗特有的別類傳授方法。這個微妙心法,就付囑摩訶迦葉。』
- w  u$ |: C4 h4 A: x佛陀靜默演出。「默」,表示妙心不可思議,是無法言說表達;「靜」,表示妙心真空清淨不動。既然妙心無法言說表達,佛陀就如此說法:「無說而說」,迦葉笑著配合演出 「無聽而聽 」。「拈花」,表示阿賴耶的「妙用」,妙心雖然真空不動,但可以「妄想(無明啟動)」隨緣起妙用成境相。使用「花」的含意指一切事物經過「妄想」起因,最終必然開花結果。「花」意指靈靈明明的心性妙花。「迦葉微笑」,迦葉知境心動微笑,表示妙心永遠靈明覺「知」。知是體、心動是用,微笑是相。8 `2 Y* O+ ?1 ^- M3 Q6 N9 R0 q5 u
, `1 ~8 {6 {( X% L

, Y1 _: s4 z& ]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5-10-22 15:38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3,和襟  l! M" v; a& b; X% c' k% J
此生詞字典查無,只能分開來看。襟,古代指衣的交領,即衣服的胸前部分(前幅)。和,此處應作疊加之意,即將兩片衣襟交叉收攏在一起。
2 |) B% e; G1 [8 d% L* c' T4 _$ S3 F& f2 N( c  P0 P% T
4,臥禪) L8 h, k/ J" N0 a* G9 f" i$ [
禪的修行方法,原則上不出乎調飲食、調睡眠、調身、調息和調心等五要素,而以後三者更重要,目的是為調理身心,關鍵則在不能離開氣息而談身心的健康和統一。一般所講調身的主要方法,指的是打坐的坐姿,除了坐姿之外,還有行走、站立和躺臥等方法,就是所謂的坐禪、行禪、立禪、臥禪。換句話說,在人們的四威儀中,都可以用 來修禪定。只是行、住、坐、臥當中,行久會累,立久亦然; 臥則容易昏睡,坐則無這些弊病。所以,佛教大多采坐的方式 來修禪。 $ j( _3 d3 O6 B6 b7 L( I' f2 O
臥禪,又曰臥修。經云:修道易,煉魔難。而煉其食魔色魔易,煉其睡魔一事難。以臥來修禪,佛教多采右側臥。此臥又稱「吉祥臥」,如氣功 或瑜伽術,則采仰臥或俯臥,各有其功能。所謂「師子王臥」是佛教的說法,指「右脅而臥重累其足」,即右側臥姿。據《瑜珈師地論卷二十四》所說,佛勸人右側臥的原因是這種臥姿可以使「身無掉亂,念無忘失。睡不極重,不見惡夢」。師(獅)子是一切獸中之王,勇悍堅猛最為第一,所以修行人也當修習覺寤瑜珈,睡覺時學師子王臥,發勤精進勇悍堅猛。又根據《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》與《阿毘達摩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十一》所說,臥姿有四種臥法,師子王臥、天臥、鬼臥、耽欲者臥。天臥即仰臥,是阿修羅臥,鬼臥即伏面覆地而臥,是餓鬼臥,耽欲者臥就是左側臥。據《瑜珈師地論卷二十四》所說,天臥、鬼臥、耽欲者臥是「懶墮懈怠下劣,精進勢力薄弱」,所以不當採取此類臥姿。但《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》中提及三種狀況為例外,即「夜惡眠不自覺轉者無罪,若老病、若右側有癰瘡者無罪」。所以佛教主張睡眠時應采師子王臥的右側臥姿。
2 I$ n0 f. v. ?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6-1-15 14:54:12 | 顯示全部樓層
求了很久的詩題都求不到,乾脆就先用「應題」為題,日後再改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新詩路詩網站群:微光全球中文詩論壇

GMT+8, 2025-4-5 01:12 , Processed in 0.073103 second(s), 18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