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發表於 2015-4-1 11:53:55
|
顯示全部樓層
漢魏南北朝時,風流二字用法有二。一就是一主謂結構詞,風主語,流動作。這用法是一直沿用的。漢時王粲所謂「風流雲散」,唐.宋之問 《太平公主山池賦》:「未窮觀而極覽,忽雲散而風流。」,皆如此。6 P) Z1 ^% s' S- }# k u
9 Z& ?2 [; l, S1 E/ D$ C引申意思,先是表流行,風行流傳,比如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‧省事》:「上書陳事,起自戰國,逮於兩漢,風流彌廣。」南朝.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‧詔策》:「自斯以後,體憲風流矣。」漢.蘇順 《和帝誄》:「陶元二化,風流萬國。」 宋.王應麟 《困學紀聞‧考史六》:「經界既定,仁政自成,下及隋唐,風流已遠。」。
, g. O& K: O0 f' H- C3 v5 v9 F也有是講風俗的,即流風遺俗。常見史書或筆記裡有所謂「風流猶存」。 兩晉.崇玄虛:「風流變華夏。」《漢書‧刑法志》:「吏安其官,民樂其業,畜積歲增,戶口寖息。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。」《漢書‧趙充國辛慶忌等傳贊》: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,今之歌謠慷慨,風流猶存耳。」
# J; c, O5 k+ @; s4 @2 {/ G# }, v! D' T; L u( G/ o, w5 Q1 E! o
《晉書‧劉毅傳》:「六國多雄士, 正始出風流。」《晉書‧謝混傳》:裕亦歎曰 「吾甚恨之,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!」《魏書‧元彧傳》:「 臨淮 雖風流可觀,而無骨鯁之操。」《後漢書‧方術傳論》:「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」。大概自魏晉而後,風流二字,主要形容後漢魏晉名士那種曠古僅見的氣度。大體是往飄逸、瀟灑、不拘禮法、揮灑自若這方面走的。. R3 G- L! J5 O& v% O
* q% o" T/ g0 u; G4 }1 f4 D
到唐朝時,風流基本是一種超脫玄妙瀟灑飄逸的代城。唐.司空圖 《二十四詩品‧含蓄》:」不著一字,盡得風流「。唐.楊炯《送徐錄事》詩序:「 徐學士風流蒨蒨,容貌堂堂。」於是唐傳奇、詩歌什麼的形容俊秀郎君什麼的,也就」風流「上了。
$ d2 w7 J8 I% M* B3 c& r8 Y9 M! y& @; b3 C( ~4 y
宋時話本、明時小說流行,最愛敘述古今故事,就把風流郎君世俗化了。比如去看馮夢龍描述古來才子,總是風流。明.李贄《藏書‧儒臣傳八‧蘇軾》:「古今風流, 宋有子瞻,唐有太白,晉有東山,本無幾也。」這裡風流還是取本義。但後來大家用慣了,動不動就」風流倜儻「、」貌賽潘安「、」學富五車「,風流這詞也就泛化了。" F! A; y* s: F9 ~! E
7 y$ B5 k+ G' e* c+ Z明時一些情怨詞曲,其實都開始怨恨郎君風流。這時候,風流倆字的飄逸揮灑就開始轉型。基本上,明清小說流行後,風流二字的意思也分學院派和民間。學院派士大夫或讀書人,談論風流二字,基本還是按著古義的。比如《紅樓夢》裡說林黛玉的詩」若論風流別緻,自是這首「。《紅樓夢》裡幾位姑娘都是風雅人,這裡當然不是說林姑娘花心,還是在精神氣質層面,說林黛玉飄逸瀟灑。
4 x$ w! p1 v# i5 T- Q9 M但民間話本氣的文章就無所謂了,對風流二字的解釋就更形而下更往男女關係方面走,像《金瓶梅》就」山東省東平府清河縣中,有一個風流子弟。「這裡的風流包含著風流倜儻、瀟灑不羈、不靠譜、花心等多種意思了。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七回:「﹝楚雲﹞端的風流如水晶盤內走明珠,態度似紅杏枝頭推曉日。」 《敦煌曲子詞‧南歌子一》:「悔家風流婿,風流無准憑。」 清.李漁《慎鸞交‧造端》:「小生外似風流,心偏持重也。」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:「﹝莫翁﹞少年時節,便有娶妾買婢好些風流快活的念頭。」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八:「我們年輕時,不用說實際上,那怕沒有一件兩件風流奇聞,可是終還顧著臉子。」/ x6 J$ a3 J9 x, [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