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白世紀 微詩
樓主: 一米詩

[三葉蟲書房] 跛腳馬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5-3-30 21:35:31 | 顯示全部樓層
白世紀 發表於 2015-3-30 21:220 ?1 I7 k2 v7 j- P
被你澆了盆冷水
7 l1 F9 x0 K9 r5 ?
不會 好孩子還是要表揚的 幸好還有好孩子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3-31 14:53:46 | 顯示全部樓層
雪鷹 發表於 2015-3-30 21:35; m( {5 D) d( h. ?
不會 好孩子還是要表揚的 幸好還有好孩子

, [. z+ @+ r9 p+ W2 f說我嗎?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3-31 16:00:11 | 顯示全部樓層
白世紀 發表於 2015-3-31 14:537 N0 Y4 M+ y% m* E3 {# L# D1 V
說我嗎?

; W; k& g/ U! H4 l, `& A2 }- S: X是 你說你是好孩子 當然要鼓勵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5-3-31 16:28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雪鷹 發表於 2015-3-31 16:00
$ I% b3 d$ F8 P8 |: y是 你說你是好孩子 當然要鼓勵

' z. [* M  N, Z% f1 q- Z# @% i我也是好孩子,還是模範生喔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3-31 16:34:36 | 顯示全部樓層
雪鷹 發表於 2015-3-31 16:00# g0 S- s( Q2 ?7 y" T& x+ O
是 你說你是好孩子 當然要鼓勵
* ?4 J4 v, ?# w0 U& L
有獎狀嗎?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3-31 17:37:47 | 顯示全部樓層
一米詩 發表於 2015-3-31 16:28
3 q4 I( k+ _( o6 M+ G. j) @1 Q7 M8 l我也是好孩子,還是模範生喔

2 E; u  z! n; c$ B8 A2 i2 Z5 _& D把你獎狀拿出來作證才算數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3-31 17:38:14 | 顯示全部樓層
白世紀 發表於 2015-3-31 16:345 {+ {, ]3 Q) f* K* ^
有獎狀嗎?

' u+ s( w7 L5 u1 D6 r6 j5 `獎狀算什麼 大獎無形 是吧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4-1 11:53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漢魏南北朝時,風流二字用法有二。一就是一主謂結構詞,風主語,流動作。這用法是一直沿用的。漢時王粲所謂「風流雲散」,唐.宋之問 《太平公主山池賦》:「未窮觀而極覽,忽雲散而風流。」,皆如此。; ]1 Q" I, ]& s$ _1 _
1 Y  E* R2 U# T2 b  ~, Y
引申意思,先是表流行,風行流傳,比如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‧省事》:「上書陳事,起自戰國,逮於兩漢,風流彌廣。」南朝.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‧詔策》:「自斯以後,體憲風流矣。」漢.蘇順 《和帝誄》:「陶元二化,風流萬國。」 宋.王應麟 《困學紀聞‧考史六》:「經界既定,仁政自成,下及隋唐,風流已遠。」。
$ O" L, _/ l( m/ M6 i也有是講風俗的,即流風遺俗。常見史書或筆記裡有所謂「風流猶存」。 兩晉.崇玄虛:「風流變華夏。」《漢書‧刑法志》:「吏安其官,民樂其業,畜積歲增,戶口寖息。風流篤厚,禁罔疏闊。」《漢書‧趙充國辛慶忌等傳贊》: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,今之歌謠慷慨,風流猶存耳。」
2 g" h5 q8 B% g0 I1 D9 A7 K6 H3 o' e; y& O- g1 Q
《晉書‧劉毅傳》:「六國多雄士, 正始出風流。」《晉書‧謝混傳》:裕亦歎曰 「吾甚恨之,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!」《魏書‧元彧傳》:「 臨淮 雖風流可觀,而無骨鯁之操。」《後漢書‧方術傳論》:「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」。大概自魏晉而後,風流二字,主要形容後漢魏晉名士那種曠古僅見的氣度。大體是往飄逸、瀟灑、不拘禮法、揮灑自若這方面走的。+ Z$ a( K) l2 {% P
9 F: Z  f! G# W7 _- c# ~
到唐朝時,風流基本是一種超脫玄妙瀟灑飄逸的代城。唐.司空圖 《二十四詩品‧含蓄》:」不著一字,盡得風流「。唐.楊炯《送徐錄事》詩序:「 徐學士風流蒨蒨,容貌堂堂。」於是唐傳奇、詩歌什麼的形容俊秀郎君什麼的,也就」風流「上了。
! [. C: L( O$ D; c) M4 d- P* M% S7 O( n  n
宋時話本、明時小說流行,最愛敘述古今故事,就把風流郎君世俗化了。比如去看馮夢龍描述古來才子,總是風流。明.李贄《藏書‧儒臣傳八‧蘇軾》:「古今風流, 宋有子瞻,唐有太白,晉有東山,本無幾也。」這裡風流還是取本義。但後來大家用慣了,動不動就」風流倜儻「、」貌賽潘安「、」學富五車「,風流這詞也就泛化了。# ~7 }7 L* e7 _2 d/ e
. _( a& t! I; i
明時一些情怨詞曲,其實都開始怨恨郎君風流。這時候,風流倆字的飄逸揮灑就開始轉型。基本上,明清小說流行後,風流二字的意思也分學院派和民間。學院派士大夫或讀書人,談論風流二字,基本還是按著古義的。比如《紅樓夢》裡說林黛玉的詩」若論風流別緻,自是這首「。《紅樓夢》裡幾位姑娘都是風雅人,這裡當然不是說林姑娘花心,還是在精神氣質層面,說林黛玉飄逸瀟灑。& r7 V; o4 }  ]
但民間話本氣的文章就無所謂了,對風流二字的解釋就更形而下更往男女關係方面走,像《金瓶梅》就」山東省東平府清河縣中,有一個風流子弟。「這裡的風流包含著風流倜儻、瀟灑不羈、不靠譜、花心等多種意思了。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七回:「﹝楚雲﹞端的風流如水晶盤內走明珠,態度似紅杏枝頭推曉日。」 《敦煌曲子詞‧南歌子一》:「悔家風流婿,風流無准憑。」 清.李漁《慎鸞交‧造端》:「小生外似風流,心偏持重也。」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:「﹝莫翁﹞少年時節,便有娶妾買婢好些風流快活的念頭。」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八:「我們年輕時,不用說實際上,那怕沒有一件兩件風流奇聞,可是終還顧著臉子。」
9 o6 @: f$ p5 a7 D1 [, j
放眼詩路,心在無界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新詩路詩網站群:微光全球中文詩論壇

GMT+8, 2025-4-12 12:24 , Processed in 0.050785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